
【基隆崁仔頂漁市場】
如果說東京的漁市代表是築地市場,那台灣的漁市代表就是基隆-崁仔頂漁市場!
超過百年歷史,再加上獨一獨特的販售方式
如果沒有辦法去東京築地市場也沒關係
只要來基隆崁仔頂市場也可以一睹漁場風光

從半夜1點開始,陸續有人卸下漁獲,整理漁市,準備販售。
深夜到凌晨,在這裡進行最密集的魚貨交易!

「營業時間越來越早!」一位魚販這麼說。
「以前大約3、4點,不過現在越來越早啦,因為如果想買的人2點來買不到,那他下次就會1點來,所以就變早啦!」
查詢網路文章,營業時間大家都寫的不一樣,
有說12點開始販售,也有說1點到3點是準備時間,4點左右開始販售。
乾脆直接問那邊的魚販,得到這樣的答案,現場確實也是。
營業時間從半夜就開始,有人還會11點就開始準備漁獲。
如果要去,記得要在1、2點就到。
除了時間,也要注意海水的週期,但問了一下現場魚販,似乎也不是如此了!
仔細詢問為什麼休市時間會改變,其實跟時代進步有關!
過去漁市的漁獲來自海洋,
但每逢農曆初三、十七碰到海水大潮,漁獲減少,無魚可賣,乾脆休市。
不過現在漁業環境改變,已經不單靠海撈魚,也有養殖魚。
加上交通和冷藏技術進步,
讓基隆崁仔頂漁市不限基隆的漁獲,也有從台灣各地運來,
像是台南魚塭、嘉義蚵田送上來的水貨海產,就連冷凍漁也都有。
時代進步下,就不用再依隨海水的節奏,改為配合工商時間的星期一。
如果想要來這邊的話,只要記得星期一休市。

想以前家中的魚,這邊買紅尼羅,下條買小白鯧,或許再加條香魚,
但是這魚不是一條一條賣,而是整籃整籃的搬運回家。

「180. 180. 180..80.80.80……190.190.90.90.90」
完全沒有停頓的速度,這是「糶手」販售於漁獲的節奏。

「糶」就是出售穀物的意思,
或謂「糶手」,入境隨俗的放在崁仔頂漁市,就是販售魚貨的拍賣家。
用飛快的口語速度進行販售。
價格從昨天的價格開始喊價,調幅的價格會隨著魚種有所不同,
如果是大型魚,或許5元10元的上下調幅。
躁動的速度以為現場會跟著緊張和不安,但是其實買家卻更沉的住氣。
因為現場根本不是用舉手方式在下標的!

「眼神」才是關鍵!
除了現場吵雜的車聲人流,
「糶手」周圍的買家,沒有手勢;沒有說話聲,大家目不轉睛的看著糶手!
只是偶爾有人伸手查看魚獲品質,但現場根本不知道誰得標!
直到糶手將魚貨交給得標主!
因為是直接用眼神和糶手溝通,眼神對到他就會知道你要購買了,
糶手可以說是買賣氣氛的掌握家,用一個眼神就知道買意,
維持住水準,又讓人覺得買的划算。
如果你沒有想購買的話,千萬不要露出目光,不然會以為你要買!

這邊買漁獲的買家,包括菜市場魚販批發商,
或是熱炒店的老闆為店內補齊庫存,也有餐廳廚師挑選菜色,
所以對於直接一次一整籃的販售是足以負荷的。
但是,如果這邊買了一籃魚,下攤買了一箱蛤蜊,
要帶著笨重的漁獲很難繼續工作下去,
所以部分買家們下了標,付了錢,漁獲也不帶走,
直接去下一攤!
你說漁獲呢?
直接給漁獲三輪車, 就好了啊!

為了方便採買而發展出一種特殊的服務—漁獲三輪車。
獨特的運送方式,,即便市場已經擠得水洩不通了,
它也不管,直接駛進漁市內,跟著漁市慢慢前進,
經過認識的商攤,用台語大聲向內喊入:「有貨嗎?(台)」
剛剛在商攤已經被買下,卻沒有被帶走的漁獲,便給漁獲三輪車
這整條漁市走完,空車進去,滿車而出。
最後再將這些漁貨給買家。

所以買家根本不需要帶著採買的漁獲走完整條街。
請漁獲三輪車運送就好。
一箱漁獲酬勞10、20元,對買家負擔不大,
對漁獲三輪車累積下來也是有賺頭,兩邊都開心。

你說怎麼知道要去哪家商攤載貨?又不是只有一台漁獲三輪車?
現場好幾台魚貫而行,繞完一輪從其他街轉入再進入。
這樣不是最先的最有賺頭嗎?
「我們只做認識的人!」
原來事先已有認識才會載,彼此比較好溝通!

逛完一圈,體驗到台灣基隆獨特的漁市景象。
你問和東京漁市有甚麼差別?
有人說東京比較整齊明亮,台灣漁市現場以為雜亂無章法。
但是其實都有一定的秩序在裡頭,
無論是糶手的速度與買家的眼神、唐突駛入的漁獲三輪車,
大家秉持這樣的秩序心照不宣,讓漁市可以順利的進行。
至於你說要如何認識?就靠你的社交功力和流利台語!

清晨到了,太陽露出曙光,
漁獲將盡,漁具收起,貨車駛離,
大把水流沖刷魚腥和半夜販賣的喧囂
回復一切白天日景,似乎未發生任何事。

這邊也絕對值得一逛!
【漁市場資訊】
名稱:基隆崁仔頂漁市場
營業時間:周一公休,凌晨12點~6點
地址:200基隆市仁愛區孝一路
對「基隆|文化|不用去東京築地市場在基隆就能有漁市風光」的一則回應